自汗

  • 拼音zì hàn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 1.中醫(yī)指白天不因勞動﹑厚衣或發(fā)熱而汗自出的一種癥狀。多因肺氣虛弱﹑衛(wèi)陽不固所致。

網絡解釋

  1. 自汗 科普中國
    1. 中醫(yī)病癥名。自汗屬于中醫(yī)汗證范疇, 指由于陰陽失調、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證。其中白晝汗出,動輒尤甚者,稱為自汗?!睹麽t(yī)指掌·自汗盜汗心汗證》:“夫自汗者,朝夕汗自出也?!敝斓は獙ψ院共±韺傩宰隽烁爬?,認為自汗屬氣虛、血虛、濕、陽虛、痰。張景岳認為一般情況下自汗屬陽虛。葉天士《臨證指南醫(yī)案》謂:陽虛自汗,治宜補氣以衛(wèi)外。

“自汗”單字解釋

:[hàn] 人和高等動物從皮膚排泄出來的液體,是機體通過皮膚散熱的主要方式。 [hán] 可汗(kèhán)的簡稱。...
:1.自己:~動。~衛(wèi)?!珢??!Ω??!浴Z。~告奮勇。~顧不暇。不~量力。 2.自然;當然:~不待言。公道~在人心。兩人久別重逢,~有許多話說。 3.姓。 4.從;由:~小...

熱門詞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