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龍子
- 拼音chì lóng zǐ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指漢高祖劉邦。
網(wǎng)絡(luò)解釋
- 赤龍子
- 【赤龍子】《史記 高祖本紀(jì)》:“高祖被酒,夜徑澤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還報日:‘前有大
- 蛇當(dāng)徑,愿還。'高祖醉,曰?!畨咽啃?,何畏!'乃前,拔劍擊斬蛇。蛇遂分為兩,徑開。行數(shù)里
- ,醉,因臥。后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人問何哭,樞日:‘人殺吾子,故哭之。'人曰:‘
- 姐子何為見殺?'姐曰:‘吾子,白帝子也,化為蛇,當(dāng)?shù)溃駷槌嗟圩訑刂?,故哭?!庇髦傅?/li>
- 王。唐李賀《公莫舞歌》:“材官小臣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龍子?!绷韰⒁妱游锊?鱗介“漢高偶
- 試”、動物部?鱗介“斬蛇”。
“赤龍子”單字解釋
子:1.古代指兒女,現(xiàn)專指兒子:~女?!珜O?!谩!埽ê筝吶?,年輕人)。 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瓜~兒?!珜崱?3.動物的卵:魚~。蠶~。 4.幼小的,小的:~雞?!??!?..
赤:1.比朱紅稍淺的顏色。 2.泛指紅色:~小豆。面紅耳~。 3.象征革命,表示用鮮血爭取自由:~衛(wèi)隊。 4.忠誠:~膽?!\。 5.光著;露著(身體):~腳?!病?6.空:~手空拳。...
龍:1.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身體長,有鱗,有角,有腳,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云降雨。 2.封建時代用龍作為帝王的象征,也用來指帝王使用的東西:~顏。~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