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比量
- 拼音sān zhī bǐ liáng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古印度因明學的推理方法。因明法之宗、因、喻稱三支。以因、喻論證宗,稱比量。整個論證過程稱三支比量。
網(wǎng)絡解釋
- 三支比量
- sān zhī bǐ liáng ㄙㄢ ㄓㄧ ㄅㄧˇ ㄌㄧㄤˊ
- 三支比量
- (1)古 印度 因明學的推理方法。因明法之宗、因、喻稱三支。以因、喻論證宗,稱比量。整個論證過程稱三支比量。 .
- (2). 章炳麟 《國故論衡·原名》:“辯說之道,先見其恉,次明其柢,取譬相成,物故可形,因明所謂宗、因、喻也。 印度 之辯,初宗,次因,次喻。(兼喻體、喻依。) 大秦 之辯,初喻體(近人譯為大前提),次因(近人譯為小前提),次宗。其為三支比量一矣?!?/li>
“三支比量”單字解釋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shù)目。見〖數(shù)字〗。 2.表示多數(shù)或多次:~思?!}其口。 3.姓。...
支:1.撐:~帳篷。把葦簾子~起來。他用兩手~著頭正在想什么。 2.伸出;豎起:兩只虎牙朝兩邊~著?!渎?。 3.支持:~援?!珣?。體力不~。樂不可~。疼得實在~不住。 4.調...
比:1.比較;較量:~干勁。學先進,~先進。 2.能夠相比:近鄰~親。堅~金石。演講不~自言自語。 3.比畫:連說帶~。 4.對著;向著:別拿槍~著人,小心走火。 5.仿照:~著葫蘆畫...
量:[liàng] 1.測量東西體積多少的器物。如升、斗等。 2.限度:膽~。力~。 3.數(shù)量:降雨~。產~。 4.估計;衡量:~力而行。 5.哲學范疇。指事物存在和發(fā)展的規(guī)模、程度、速度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