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
- 拼音yě zhū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wild boar;swine peceary]一種野生的豬(Sus scrofa),是許多家豬的起源,有灰色的粗毛,兩頜有很長的獠牙或犬齒
國語詞典
- 動物名。脊椎動物偶蹄目野豬科。形狀像豬,身體呈圓桶狀,皮黑而厚,覆滿粗毛,生氣時毛發(fā)倒豎。鼻長而硬,犬齒鋒利,露于口外,與鼻配合,適于挖地覓食。棲息于山林野地,為雜食性動物,菌姑、竹筍、蟲、魚、鼠類皆可為食,是家豬的原種。
網(wǎng)絡解釋
- 野豬 (豬科動物)
- 野豬(學名Sus scrofa)又稱山豬,豬屬動物。野豬分為歐洲野豬和亞洲野豬,在全世界有27個亞種,亞種間和亞種內(nèi)核型都有一些差異,染色體數(shù)(2n)在36~38之間,如西歐野豬2n=36或37,日本野豬2n=38,但彼此間沒有繁殖障礙??梢陨蟠鼈儚V為分布在世界上,不過由于人類獵殺與生存環(huán)境空間急劇減縮等因素,數(shù)量已急劇減少,并已經(jīng)被許多國家列為瀕危物種。野豬是雜食性的,只要能吃的東西都吃。一般的野豬群有2-3只母豬與一群幼豬,公豬只在發(fā)情期才會加入豬群。
- 現(xiàn)今人類肉品食物主要來源之一的家豬,也是于8000年前由野豬所馴化而成。野豬不僅與家豬外貌極為不同,成長速度也遠比家豬慢得多,體重亦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