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豹
- 拼音yún bào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哺乳動物。四肢較短,尾較長。毛淡黃色,略帶灰色。有云塊狀斑紋,因而得名。中國南方各省及四川﹑西藏﹑青海﹑臺灣均產,東南亞亦有分布。毛皮柔軟,花紋美觀,可制衣物。也叫貓豹。
網絡解釋
- 云豹 (哺乳綱的貓科動物)
- 云豹(學名:Neofelis nebulosa)為哺乳綱的貓科動物,有三個亞種。體長約70-110厘米,尾長約70-90厘米,體重約16-40千克,為豹亞科最小者。身體兩側有6個云狀的暗色斑紋,故名。瞳孔長方形,收縮時紡錘形。犬齒鋒利,與前臼齒之間的縫隙較大,長度比例在現(xiàn)存貓科動物中最大,能夠咬殺較大獵物,此點與史前已滅絕的劍齒虎相似。
- 云豹分布于亞洲的東南部,從最西部的尼泊爾開始,一直向東到中國臺灣,包括緬甸和中國秦嶺以南;往南則從印度東部、中南半島開始,一直向南到馬來半島等地為止。夜間活動,善爬樹,常從樹上躍下捕食猴、鳥、鼠、野兔、小鹿等小型哺乳動物,偶爾偷吃雞、鴨等家禽。數(shù)量稀少,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雖然它的名字有豹這個字,但它不屬于豹屬,而是獨立的云豹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