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目魚
- 拼音bǐ mù yú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鰈、鰨、鲆等魚的統(tǒng)稱。這幾種魚身體扁平,成長中兩眼逐漸移到頭部的一側,平臥在海底。也叫偏口魚。
國語詞典
- 動物名。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體扁平而闊,兩目比連于頭部的一側,平臥在海底。
- 《爾雅.釋地》:「東方有比目魚焉,不比不行,其名謂之鰈?!?/li>
- 晉.郭璞.注:「狀似牛脾,鱗細,紫黑色,一眼,兩片相合,乃得行?!?/li>
- 也稱為「板魚」、「版魚」、「扁魚」、「偏口魚」、「王余魚」。
- 比喻恩愛夫妻。
- 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短桑科長不出連枝樹,漚麻坑養(yǎng)活比目魚?!?/li>
- 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你不肯開翠沼,甃瑤池,栽嫩芹,種新荷,引活水溫存著比目魚。」
網(wǎng)絡解釋
- 比目魚
- 比目魚又叫鰈魚,硬骨魚綱鰈形目魚類的統(tǒng)稱。體甚側扁,呈長橢圓形、卵圓形或長舌形,最大體長可達5M。成魚身體左右不對稱。兩眼均位于頭的左側或右側??谏酝怀觥v捯话銦o鰭棘。背鰭和臀鰭基底長,與尾鰭相連或不連。廣泛分布于各大洋的暖熱海域中,主要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和魚類為食。種類繁多,全世界有540余種,中國產(chǎn)120種,主要類別有鳒、鲆、鰈、鰨、舌鰨等,為經(jīng)濟魚類。棲息在淺海的沙質海底,捕食小魚蝦。它們特別適于在海床上的底棲生活。由于它們的身體扁平。雙眼同在身體朝上的一側,這一側的顏色與周圍環(huán)境配合得很好;它們身體的朝下一側為白色。比目魚的身體表面有極細密的鱗片。比目魚只有一條背鰭,從頭部幾乎延伸到尾鰭。它們主要生活在溫帶水域,是溫帶海域重要的經(jīng)濟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