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爪
- 拼音lín zhǎo
- 注音ㄌㄧㄣˊ ㄓㄠˇ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比喻事物的片斷或點(diǎn)滴。
國語詞典
- 龍的鱗和爪。比喻瑣屑、殘余或無足輕重的事物。
- 《唐詩紀(jì)事.卷三九.劉禹錫》:「四人探驪龍,子先獲珠,所余鱗爪,何用邪!」
網(wǎng)絡(luò)解釋
- 鱗爪
- 唐朝長慶年間,白居易請?jiān)娙嗽?、劉禹錫、韋楚客到家里做客,談?wù)撃暇┦⑺ヅf聞,建議賦詩飲酒,以《金陵懷古》為題作詩。當(dāng)時(shí),劉禹錫因官場不得志,倒?jié)M了一杯酒,酒剛喝完,就作一首《西塞山懷古》,懷古嘆今,意味深長。白居易贊嘆道:“我們四人一起探尋詩的精蘊(yùn),猶如同去深水里抓龍,你先做成了好詩,好比先壓得了龍下巴下面珍貴的寶珠,余下的只有一些鱗片和四爪,還有何用?” 以后“鱗爪”比喻沒有一點(diǎn)用處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