鷩衣
- 拼音bì yī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古代帝王享先公及饗射所用之服。亦為侯伯命服。以鷩等七章為畫飾,故稱。其制始于周,后世因之。北周皇后受獻繭時亦服此衣,唐代為二品官服,宋以后廢。
網(wǎng)絡解釋
- 鷩衣
- 帝王享先公及饗射所用之服,又為侯伯命服,有華蟲以下七章。華蟲為雉、鷩、山雉。見《釋名·釋首飾》,取章首為義。鷩衣之冕七旒,謂之“鷩冕”。見《周禮·司服》引鄭眾。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