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子曲
- 拼音gǔ zǐ qǔ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曲藝的一種。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約有一百多年歷史。唱曲牌﹑有大牌子﹑小牌子﹑套曲﹑板頭曲等四類。伴奏樂器主要有三弦﹑檀板﹑古箏﹑八角鼓等。以前大都是業(yè)余愛好者圍桌坐唱,后來才上舞臺(tái)演唱。
國(guó)語詞典
- 一種曲藝。表演者以坐唱為主,并兼操作樂器。伴奏樂器有三弦、琵琶、月琴、箏等彈撥樂器與檀板、八角鼓等打擊樂器。
- 也稱為「大調(diào)曲子」。
網(wǎng)絡(luò)解釋
- 鼓子曲
- 曲藝的一種。流行于 河南 及 湖北 北部,約有一百多年歷史。
“鼓子曲”單字解釋
子:1.古代指兒女,現(xiàn)專指兒子:~女?!珜O?!??!埽ê筝吶?,年輕人)。 2.植物的果實(shí)、種子:菜~。瓜~兒。~實(shí)。 3.動(dòng)物的卵:魚~。蠶~。 4.幼小的,小的:~雞。~畜?!?..
曲:[qǔ] 1.一種韻文形式,出現(xiàn)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用口語,用韻也更接近口語。一支曲可以單唱,幾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
鼓:1.打擊樂器,多為圓筒形或扁圓形,中間空,一面或兩面蒙著皮革:腰~。手~?;ā?。 2.形狀、聲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使某些樂器或東西發(fā)出聲音;敲:~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