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子本
- 拼音juǎn zi běn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古書初為簡冊,后用卷軸裝訂,卷成一束,如手卷之狀,唐人寫本存于今者皆然,收藏家稱為卷子本。參閱陳伯海《唐卷子本〈翰林學士集〉考索》。
網(wǎng)絡解釋
- 卷子本
- 為古代書籍形式之一,系將長條書頁卷起,呈圓筒狀。西方國家在極早時,已有紙草板或獸皮制成之卷子本。我國則因紙之發(fā)明,故自東漢以降,一千多年中,包括佛典在內(nèi),卷子本成為所有書籍之標準形式。
“卷子本”單字解釋
卷:[juàn] 機關里保存的文件:~宗。調(diào)~。查~。 [juǎn] 1.把東西彎轉裹成圓筒形:把竹簾子~起來?!鹦渥泳透伞@语灐笫[。 2.一種大的力量把東西撮起或裹?。猴L~著雨點劈面打來...
子:1.古代指兒女,現(xiàn)專指兒子:~女?!珜O?!谩!埽ê筝吶?,年輕人)。 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瓜~兒。~實。 3.動物的卵:魚~。蠶~。 4.幼小的,小的:~雞?!?。~...
本:1.草木的根:~草(泛指中藥)。無~之木。 2.事物的根源,與“末”相對:~末(頭尾;始終)。根~(根源;徹底;本質(zhì)上)。 3.草的莖,樹的干:草~植物。 4.中心的,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