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貍
- 拼音hǎi lí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外語翻譯
- 英語:beaver
- 德語:Biber (ein Nagetier) (S, Bio), Castor sp. (Eig, Bio)
- 法語:castor, bièvre
國語詞典
- 動物名。哺乳綱嚙齒目。體肥大,頭短頸粗,背為弓形,趾有蹼,善游泳,齒銳利,能嚙斷樹干,其皮毛價值昂貴。喜群居,在岸邊掘穴營巢。
網(wǎng)絡(luò)解釋
- 海貍
- 河貍(Castor fiber),脊索動物門Chordata,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哺乳綱Mammalia,嚙齒目Rodentia,河貍科Castoridae,河貍屬Castor,蒙古亞種C.f.birulai Serebrennikov,中文學(xué)名“河貍”,別稱“海貍”。體型肥壯,頭短而鈍、眼小、耳小及頸短。門齒鋒利,咬肌尤為發(fā)達,一棵直徑40厘米的樹只需2小時就能咬斷。前肢短寬。無前蹼,后肢粗大,趾間具全蹼,并有搔癢趾。棲息在寒溫帶針葉林和針闊混交林林緣的河邊,穴居。
- 海貍就是河貍,河貍是嚙齒目中最大的中型水陸兩棲獸類。世界上的河貍有美洲河貍(Castor Canadensis Kuhl)、歐亞河貍(Castor fiber Linnaeus)和指名亞種(C.f.fiber Linnaeus)和蒙古亞種(C.f.birulai Serebrennikov)。中國新疆和蒙古國的河貍屬于歐亞河貍中的蒙古亞種,分布窄,數(shù)量少,在中國僅分布于烏倫古河及其上游的青格里河、布爾根河、查干郭勒河兩岸,尤以布爾根河最為集中,植被也是整個流域最好的。因此,國家于1981年在布爾根河流域建立了中國惟一的河貍自然保護區(qū)。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