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衣
- 拼音dǎo yī
- 注音ㄉㄠˇ ㄧ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beat clothes when washing]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擊,使衣料綿軟以便裁縫;將洗過頭次的臟衣放石板上捶擊,去渾水,再清洗
國語詞典
- 用杵捶打生絲以去蠟,使生絲柔白而富有彈性,而能裁成衣物。也作「搗練」、「搗衣」。
- 以杵捶擊衣物使干凈。北周.庾信〈夜聽搗衣〉詩:「秋夜搗衣聲,飛度長門城?!埂独蠚堄斡洠谌亍罚骸缸咧粗姾影赌厦嬗袔讉€大長方池子,許多婦女坐在池邊石 上搗衣。」也作「搗衣」。
- 樂曲名。為琴曲。相傳為唐代潘庭堅所作。古代秋涼時,家家婦女為親人趕冬衣而搗衣,故樂曲以表現(xiàn)婦女對遠方親人思念的情感為主。或稱為〈搗衣曲〉、〈秋杵弄〉、〈秋水弄〉、〈秋院搗衣〉。
網(wǎng)絡解釋
- 搗衣 (中國古代民俗)
- 搗衣,中國古代服飾民俗。即婦女把織好的布帛,鋪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軟熨貼,好裁制衣服,稱為“搗衣”。多于秋夜進行。在古典詩詞中,凄冷的砧杵聲又稱為“寒砧”,往往表現(xiàn)征人離婦、遠別故鄉(xiāng)的惆悵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