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獾
- 拼音zhū huān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又稱貒。即獾。
國語詞典
- 動物名。哺乳類嚙齒目。形似豬而嘴尖,前肢有銳爪,毛黃褐色,尾根有袋,能排放臭氣。夜出捕食小動物及果實。
- 也稱為「沙獾」。
網(wǎng)絡解釋
- 豬獾
- 豬獾(學名:Arctonyx collaris),別稱沙獾,山獾,是鼬科、豬獾屬的哺乳動物。豬獾體型粗壯,吻鼻部裸露突出似豬拱嘴,四肢粗短,頭大頸粗,耳小眼也小,尾短,其整個身體呈現(xiàn)黑白兩色混雜,背毛黑褐色,胸、腹部兩側顏色同背色,中間為黑褐色。四肢色同腹色。尾毛長,白色。
- 豬獾是雜食性動物,喜歡穴居,在夜間活動,有冬眠習性,發(fā)情、交配于4~9月,每胎產(chǎn)2~4仔。豬獾主要分布于東南亞一帶。
- 豬獾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概述圖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