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櫞
- 拼音xiāng yuán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常綠小喬木或大灌木。有短刺。葉子卵圓形,總狀花序,花瓣里面白色,外面淡紫色。果實長圓形,黃色,果皮粗而厚,供觀賞。果皮中醫(yī)入藥。亦指這種植物的果實。
國語詞典
- 枸櫞的別名。參見「枸櫞」條。
網絡解釋
- 香櫞 (蕓香科植物)
- 香櫞(學名:Citrus medica L.)又名枸櫞或枸櫞子,屬不規(guī)則分枝的灌木或小喬木。新生嫩枝、芽及花蕾均暗紫紅色。單葉,稀兼有單身復葉,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葉緣有淺鈍裂齒??偁罨ㄐ蛴谢ㄟ_12朵,花瓣5片。果橢圓形、近圓形或兩端狹的紡錘形,重可達2000克,果皮淡黃色,粗糙,難剝離,果肉無色,近于透明或淡乳黃色,爽脆,味酸或略甜,有香氣;種子小,平滑,子葉乳白色,多或單胚?;ㄆ?-5月,果期10-11月。
- 生于海拔350米到1750米的高溫多濕環(huán)境。產中國臺灣、福建、廣東、廣西、云南等省區(qū)南部較多栽種。越南、老撾、緬甸、印度等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