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糖
- 拼音guān dōng táng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一種麥芽糖,用麥芽和米或雜糧制成,白色或帶黃色。
網絡解釋
- 關東糖
- 關東糖又稱灶糖、大塊糖、麻糖,是古老的傳統(tǒng)名點,即是年節(jié)食品又是祭祀用品(祭灶神),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關東糖是用麥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它是祭灶神用的,也有人說它是用白糖加淀粉加水加淀粉酶釀熬而成。清人寫的《燕京歲時記》中記載:清代祭灶,供品中就有“關東糖”、“糖餅”,關東糖在東北的農村、城市里,大街小巷、街市上,都有小販叫賣:“大塊糖,大塊糖,又酥又香的大塊糖,”乳白色的大塊糖,放在方盤上,一般有三寸長,一寸寬,扁平,呈絲條狀,新做的大塊糖,放在嘴里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種特殊風味,是關東男女老少都十分喜愛的一種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