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軍
- 拼音jiù shì jūn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基督教(新教)的一個社會活動組織。1865年由牧師布斯創(chuàng)立于倫敦。該組織以救濟貧困為主旨,廣泛進行宗教宣傳,招收教徒,并舉辦“慈善”事業(yè)。1878年起仿效軍隊形式進行編制,教徒稱“軍兵”,教士稱“軍官”。1880年正式定名為“救世軍”,后發(fā)展到歐·美各國。二十世紀初傳入中國。端木蕻良《鄉(xiāng)愁》三:“奶奶,我知道,今天是星期,救世軍布道了,我聽見的,打大鼓。”
國語詞典
- 泛世界基督教教會的一支。西元一八六五年,由英國牧師威廉.布斯(William Booth)在倫敦東區(qū)創(chuàng)立,以傳教及救濟貧窮為宗旨。一八七八年起,仿軍事化的組織管理教會,教徒稱為「軍兵」,教士稱為「軍官」,而于一八八○年正式定名為「救世軍」。以后又發(fā)展至歐美各國,并于二十世紀初傳入中國。
網(wǎng)絡(luò)解釋
- 救世軍 (國際性宗教及慈善公益組織)
- 救世軍福音宣教、社會服務(wù)與教育方面等工作主要由救世軍中的全職軍官和其聘雇的從業(yè)人員負責,其軍兵亦會利用余暇,在其中參與事奉。救世軍及其旗下的組織基本上不會涉及任何國家的政治政策,而其成員亦無種族之分,故在世界各地可與其他國際救援機構(gòu)和政府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