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余祁
- 拼音zhāo yú qí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古澤藪名。在今山西省祁縣西南﹑介休縣東北。是《周禮.夏官.職方氏》的并州藪,《爾雅.釋地》的十藪之一。《呂氏春秋》作大昭,《淮南子.墬形訓》作昭馀,都是九藪之一。《漢書.地理志》改稱九澤,《水經(jīng)注.汾水》稱近鄔縣(今介休縣東北)者為鄔澤,俗名鄔城泊,近祁縣者為祁藪。唐宋時只有鄔城泊見于記載,并日漸涸塞。元初在祁縣東南浚得細水溉田,稱為昭馀池,此后時塞時溢。
網(wǎng)絡解釋
- 昭余祁
- 昭余祁是山西中部的古代湖泊,位于晉中盆地偏南部,其水源主要是上游的汾河,及其支流的瀟河、文峪河、昌源河等。眾水匯集昭余祁大湖,再通過雀鼠谷下泄。通過對河水的蓄泄、泥沙淤積,逐漸使大湖的容積和形式產(chǎn)生了變化。
- 公元前二世紀成書的《呂氏春秋》還把昭余祁稱為全國的九藪之一,而相隔300年,至公元一世紀《漢書·地理志》記載:“九澤在(鄔縣)北,是為昭余祁,并州藪?!鼻迥W者王先謙在《漢書補助》中對“九澤”解釋為“陂澤連接,其藪有九,故謂之九澤,總名日昭余祁”。此解釋說明,昭余祁大湖,已淤淀成九個較小湖泊了。
- 昭余祁在唐、宋時期已近湮廢,元代前后干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