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畫
- 拼音fó huà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古代一種繪畫藝術。內容為宣揚佛教教理及佛教史上的事跡。
網絡解釋
- 佛畫
- 佛教畫的種類,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圖和像兩大類。所謂像,是指一幅畫中單獨畫一像,或一幅畫中雖畫有多像,其內容都只是側重在表現每一像的儀容形貌,別無其他的意義。所謂圖,是指一幅畫中以一尊像為主體,或多尊像共同構成主體,其中有主有伴,共同體現一項故事。例如:“十八羅漢像”是在一幅畫中或多幅畫中畫十八羅漢,但只是繪出每位羅漢的儀容形貌,或降龍、或伏虎,各各羅漢不相聯(lián)系。至于“十八羅漢過海圖”便是在一幅畫中繪出十八羅漢共同渡的不同動作。 佛經畫就其內容來分,可以有七類:(一)佛類,(二)菩薩類,(三)明王類,(四)羅漢類(包括緣覺類),(五)天龍八部類,(六)高僧類,(七)曼陀羅類。佛圖就其內容來分,也可以有六類:(一)佛傳類,(二)本生類,(三)經變類,(四)故事類,(五)山寺類,(六)雜類。此外還有“水陸畫”一種,是由像和圖混合組成的佛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