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離子態(tài)
- 拼音děng lí zǐ tài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物理學用語。物質存在的一種形態(tài),即物質的等離子體狀態(tài)。高溫﹑強大的紫外線,x射線和丙種射線等都能使氣態(tài)物質變成等離子態(tài)。
網絡解釋
- 等離子態(tài)
- 物質原子內的電子在脫離原子核的吸引而形成帶負電的自由電子和帶正電的離子共存的狀態(tài),此時,電子和離子帶的電荷相反,但數量相等,這種狀態(tài)稱作等離子態(tài)。
“等離子態(tài)”單字解釋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女。~孫。~嗣。~弟(后輩人,年輕人)。 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瓜~兒?!珜?。 3.動物的卵:魚~。蠶~。 4.幼小的,小的:~雞?!蟆!?..
態(tài):1.人的姿容、體態(tài):姿~。 2.事物的情狀、樣子:變~。狀~。事~。 3.一種語法范疇。多指句子中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跟主語所表示的事物之間的關系,如主動、被動等。...
離:1.相距,隔開:距~。太陽是~地球最近的恒星。 2.離開,分開:分~?!珓e?!?。~散(sàn)?!??!悺!g(jiàn)。支~破碎。 3.缺少:辦好教育~不開教師。 4.八卦之一...
等:1.等級:同~。優(yōu)~。 2.種;類:這~事。此~人。 3.用于等級:二~艙。共分三~。 4.程度或數量上相同:相~?!凇4笮〔弧?。 5.同“戥”(děng)。 6.姓。 7.等候;等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