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論
- 拼音dòng jī lùn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在道德評價中主張根據(jù)人的主觀愿望來確定行為的道德意義的理論。與“效果論”相對。認為人的行為善惡取決于動機是否善良,而與行為所產(chǎn)生的效果無關(guān);判斷或評價行為的善惡只須看動機,不必看效果。這種理論割裂了動機與效果的辯證統(tǒng)一關(guān)系,是片面的。參見“動機與效果”。
網(wǎng)絡(luò)解釋
- 動機論
- 動機論,在道德評價中主張根據(jù)人的主觀愿望來確定行為的道德意義的理論,與“效果論”相對。動機論認為人的行為善惡取決于動機是否善良,而與行為所產(chǎn)生的效果無關(guān);人的道德義務(wù)源于先驗的善良意志,是善良意志發(fā)出的命令即所謂的“道德律令”,道德評價的標準是根據(jù)人的行為的動機、意向、行為所遵循的規(guī)則等道德的因素,而不去考慮行為結(jié)果對人對己的利與害。判斷或評價行為的善惡只須看動機,不必看效果。這種理論割裂了動機與效果的辯證統(tǒng)一關(guān)系,是片面的。 動機論的代表人物有康德、布拉德雷、儒家以及基督教倫理學家。
- 動機論亦稱“意向論”。是一種片面強調(diào)動機的道德評價理論。與“效果論”相對,認為人的行為善惡取決于動機是否善良,而與行為效果無關(guān)。判斷或評價行為的善惡只需看動機,不必看效果。在中國,儒家倫理具有明顯的動機論傾向。孟子主張“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董仲舒則明確提出“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春秋繁露》)。認為人的行為善惡,主要看他是否出于“道”、“理”動機,而不在于功利效果。
“動機論”單字解釋
動:1.(事物)改變原來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tài)(跟“靜”相對):流~。風吹草~。你坐著別~。 2.“働”是“勞動”的“動(動)”的異體字。 3.改變(事物)原來的位置或樣子:搬~。...
機:1.機器:縫紉~。打字~。插秧~。拖拉~。 2.飛機:客~。運輸~。~場?!骸?3.事情變化的樞紐;有重要關(guān)系的環(huán)節(jié):事~。生~。轉(zhuǎn)~。 4.機會;時機:乘~。隨~應(yīng)變?!?..
論:[lùn] 1.分析和說明道理:評~。議~。 2.分析和說明道理的言論、文章或理論:輿~。社~。歷史唯物~。 3.評定;看待:~罪。相提并~。 4.介詞。按照:~堆賣。~件計工。 [l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