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借

  • 拼音jiǎ jiè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 [make use of]∶利用某種名義、力量等來達(dá)到目的
    1. 假借于藏書之家。——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2. 假借外力
  2. [phonetic loan characters]∶六書之一。指借用已有的形近、音同的字,表示不同意義的詞
    1. 合蓋隆起形似酒尊。尊通樽。——《后漢書·張衡傳》
  3. 又如借水名的“油”作“油脂”的“油”
  4. [tolerate]∶容忍
  5. [acting county magistrate]∶寬容
    1. 大王少假借之。——《戰(zhàn)國策·燕策》

外語翻譯

  • 英語:to make use of, to use sth as pretext, under false pretenses, under the guise of, masquerading as, lenient, tolerant, loan character (one of the Six Methods 六書|六書 of forming Chinese characters), character acquiring meanings by phonetic association, also
  • 德語:von etwas Gebrauch machen, mit fremder Hilfe (V)
  • 法語:avoir recours à, emprunt (langue), homophone (langue)

國語詞典

  1. 借用。
    1. 《南齊書.卷五二.文學(xué)傳.崔慰祖?zhèn)鳌罚骸负脤W(xué),聚書至萬卷,鄰里年少好事者來從假借,日數(shù)十袠,慰祖親自取與,未常為辭?!?/li>
    2. 《南史.卷七二.文學(xué)傳.袁峻傳》:「家貧無書,每從人假借,必皆抄寫,自課日五十紙?!?/li>
  2. 憑借、借助。
    1. 《后漢書.卷一○.皇后紀(jì)上.和熹鄧皇后紀(jì)》:「每覽前代外戚賓客,假借威權(quán),輕薄謥?,至有濁亂奉公,為人患苦。」
    2.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他本是儒家之女,精通文墨,不必假借訟師,就自己寫了一紙訴狀。」
  3. 寬容。
    1. 《戰(zhàn)國策.燕策三》:「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慴,愿大王少假借之?!?/li>
    2. 《三國演義.第一○五回》:「魏延平日恃功務(wù)高,人皆下之。儀獨不假借,延心懷恨?!?/li>
  4. 六書之一。語言中某些字有音無字形,而借用同音字來表達(dá)。如「令」本為發(fā)號之義,借為縣令之令;「長」本為久遠(yuǎn)之義,借為縣長之長。
    1. 漢.許慎〈說文解字序〉:「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li>

網(wǎng)絡(luò)解釋

  1. 假借
    1. 假借,指借用;憑借、借助;六書之一。見《南齊書·文學(xué)傳·崔慰祖》:“聚書至萬卷,鄰里年少好事者來從假借,日數(shù)十袠, 慰祖 親自取與,未嘗為辭?!?/li>

“假借”單字解釋

:1.暫時使用別人的物品或金錢;借進:向他~書。跟人~錢。把筆~給我用一下。 2.把物品或金錢暫時供別人使用;借出:~書給他?!X給人。 3.假托:~故。~端。 4.憑借;利用:...
:[jiǎ] 1.虛偽的;不真實的;偽造的;人造的(跟“真”相對):~話。~發(fā)?!??!C件。~仁~義。 2.假定:~設(shè)?!f。 3.假如:~若?!埂?4.借用:久~不歸?!珴?。不...

熱門詞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