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
- 拼音yán yǔ
- 注音ㄧㄢˊ ㄧㄩˇ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spoken language;speech]說出來的話;說出來的一個詞
- 回答呀,別不言語
- 與人罕言語。——明· 魏禧《大鐵椎傳》
- 市人之言語。——唐· 杜牧《阿房宮賦》
國語詞典
- 說話。
- 《易經(jīng).頤.象曰》:「君子以慎言語,節(jié)飲食。」
- 《三國演義.第一回》:「性寬和,寡言語。」
- 文章著述。
- 《文選.班固.兩都賦序》:「故言語侍從之臣,若司馬相如、虞丘壽王、東方朔、枚皋、王襃、劉向之屬,朝夕論思,日月獻納?!?/li>
- 稟告。
- 如:「等我過去言語一句,你再進來?!?/li>
- 發(fā)言。
- 如:「你怎么不言語呢?」
網(wǎng)絡(luò)解釋
- 言語
- 人們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過程叫言語。語言和言語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語言是社會現(xiàn)象,是語言學(xué)研究的對象;言語則是心理現(xiàn)象,是心理學(xué)研究的對象。言語是指人們對語言的運用,它有兩個意思:一是指人的說和寫的過程,是人的一種行為,叫言語活動,也叫言語行為;二是指人說出來的話,寫出來的東西,也叫言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