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牛

  • 拼音jīng niú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 1.《太平御覽》卷九百引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桓沖鎮(zhèn)江陵,正會夕,當烹牛。牛忽孰視帳下都督甚久,目中泣下。都督呪之曰:汝能向我跪者,當啟活也。牛應聲而拜,眾甚異之。都督復謂曰:汝若須活,遍拜眾人者直往。牛涕殞如雨,遂拜不止。值沖醉,不得啟,遂殺牛。后用以喻乞憐仍難茍活。

網(wǎng)絡解釋

  1. 荊牛
    1. 荊牛是漢語詞匯,拼音是jīnɡ niú,出自《太平御覽》。

“荊?!眴巫纸忉?/h2>
:1.哺乳動物。草食,反芻。家牛有黃牛、水牛和牦牛等。黃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勺鞲呱骄X間的馱運役畜。中國黃牛有秦川牛、南陽牛、魯西黃牛...
:1.灌木。種類很多。多叢生,枝條柔軟,可編筐簍。 2.古時用荊條做成的刑杖:負~請罪。 3.春秋時楚國也稱荊。...

熱門詞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