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
- 拼音yì mǔ cǎo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motherwort]益母草屬(Leonurus)的一種植物,尤指歐州益母草,舊大陸一種有苦味的益母草屬植物(L. cardiaca),葉楔形,具齒,花小、紫色,成腋生的輪
外語翻譯
- 英語:motherwort (Leonurus heterophyllus or L. cardiaca)
國語詞典
- 茺蔚的別名。參見「茺蔚」條。
網絡解釋
- 益母草 (唇形科母草屬植物)
- 益母草,又名:蓷、茺蔚、坤草、九重樓、云母草、森蒂,拉丁學名:Leonurus artemisia (Laur.)S. Y. Hu F,為唇形科、益母草屬植物,夏季開花。其干燥地上部分為常用中藥,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均產,生用或熬膏用。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生于山野荒地、田埂、草地等。在夏季生長茂盛花未全開時采摘, 味辛苦、涼,活血、祛淤、調經、消水,治療婦女月經不調,胎漏難產,胞衣不下,產后血暈,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瀉血,癰腫瘡瘍。
- 益母草有利尿消腫、收縮子宮作用的作用,是歷代醫(yī)家用來治療婦科病的要藥。
- 益母草可全草入藥,有效成分為益母草素,益母草含益母草堿、水蘇堿、益母草定、益母草寧等多種生物堿及苯甲酸、氯化鉀等。
- 益母草制劑有興奮動物子宮的作用,與腦垂體后葉素相似,益母草浸膏及煎劑對子宮有強而持久的興奮作用,不但能增強其收縮力,同時能提高其緊張度和收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