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劇
- 拼音huī jù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Anhui Opera]安徽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流行于該省和江蘇、浙江、江西等地區(qū)。舊稱“徽調”
國語詞典
- 一種流行于安徽、江蘇等省的地方戲曲。相傳系徽州腔和青陽腔于明末清初與亂彈、吹腔交流融合而成,其中亦受昆腔的影響。主要腔調為吹腔、高拔子和二黃。清初流傳很廣,對南方許多劇種皆有深遠的影響。
- 也稱為「徽調」。
網絡解釋
- 徽劇
- 徽劇,中國安徽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徽劇原名“徽調”、“二黃調”,淵源于明代,1949年后定名徽劇。
- 徽劇傳統(tǒng)劇目有1404個,保存檔案有753個。其內容從列國紛爭、宮遷大事、神仙鬼怪到民間生活故事?;談〉囊魳?、唱腔優(yōu)美、完整。主要分青陽腔、四平腔、徽昆、吹腔、撥子、二黃、西皮、花腔小調共九類。而以吹腔、撥子、皮簧為主要聲腔。吹腔輕柔委婉,撥子高亢激昂,皮簧則比較通俗流暢,徽劇的表演藝術豐富多彩,技藝精湛。文戲以載歌載舞、委婉細膩其特點,武戲以粗獷、熾熱、功夫精深、善于高臺跌撲而震驚觀眾。生活小戲以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和風趣、詼諧和語言吸引著觀眾。舞臺畫面多采多姿,具有雕塑造型美。
- 2006年5月20日,徽劇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