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猩猩
- 拼音dà xīng xīng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gorilla]最大的類人猿,生長在非洲密林中,高四、五尺,黑褐色,前肢比后肢長,能直立行走,腦比人腦小但結構與人腦相似。也叫“大猿”
外語翻譯
- 英語:gorilla
- 德語:Gorilla (S, Bio)
- 法語:gorille
國語詞典
- 動物名。哺乳綱靈長目猩猩科。類人猿中最大的一種。身高約四到五尺,毛黑褐色,后肢比前肢短,能直立行走。耳殼小,鼻骨稍隆起,肋骨十三對。年老雄者有銀背,雌性較小。采食竹筍、大芹菜、香蕉等。分布于赤道附近。
網(wǎng)絡解釋
- 大猩猩 (靈長目人科人亞科大猩猩屬動物)
- 大猩猩(學名:Gorilla):是靈長目人科人亞科大猩猩屬類人猿的總稱。分兩個物種——“東非大猩猩”和“西非大猩猩”。是現(xiàn)存所有靈長類中體型最大的種,四足狀態(tài)肩高0.85米左右,站立時高1.6-1.8米。直立的大猩猩可達1.75米高,因為大猩猩的膝蓋無法真正伸直,所以其實際身長比這個高度還要長一些。雄性比雌性體大。體重一般雌性為60-100千克,雄性130-180千克。大猩猩的體型雄壯,面部和耳上無毛,眼上的額頭往往很高。下顎骨比顴骨突出。上肢比下肢長,兩臂左右平伸可達2-2.25米。人工園養(yǎng)的大猩猩體型最大的為230千克,直立身高接近2米。
- 食素,草食性,主要以生果、樹葉及樹枝為食物。出沒于剛果民主共和國、烏干達西南及盧旺達的低地及山地雨林,并亞山區(qū)森林,在盧阿拉巴河、愛德華湖及坦噶尼喀湖之內(nèi)。生存于非洲大陸赤道附近叢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