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架
- 拼音dà lù jià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又稱“陸架”、“陸棚”、“大陸棚”。沿海國家陸地領土在海底的延伸部分。1982年通過的《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規(guī)定,沿海國家大陸架范圍包括陸地領土的全部自然延伸,如果這個區(qū)域寬度不到200海里,可擴大到200海里。如超過200海里,則不應超越350海里,或不應超出以2500米海水深度為界以外100海里。公約還規(guī)定沿海國家對大陸架擁有主權,大陸架內資源屬該主權國所有。
國語詞典
- 大陸邊緣的一部分。為大陸的自然延伸,坡度平緩。參見「大陸棚」條。
網絡解釋
- 大陸架
- 大陸架,是大陸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可以說是被海水所覆蓋的大陸。在過去的冰川期,由于海平面下降,大陸架常常露出海面成為陸地、陸橋;在間冰期(冰川消退,如現在),則被上升的海水淹沒,成為淺海。
- 大陸架是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通常被認為是陸地的一部分。又叫“陸棚”或“大陸淺灘”。它是指環(huán)繞大陸的淺海地帶。 大陸架含義在國際法上,指鄰接一國海岸但在領海以外的一定區(qū)域的海床和底土。沿岸國有權為勘探和開發(fā)自然資源的目的對其大陸架行使主權權利。 大陸架有豐富的礦藏和海洋資源,已發(fā)現的有石油、煤、天然氣、銅、鐵等20多種礦產;其中已探明的石油儲量是整個地球石油儲量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