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佛
- 拼音mí lè fó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佛教大乘菩薩?!稄浝障律?jīng)》說他將從兜率天下凡,在龍華樹下繼承釋迦牟尼而成佛。中國寺廟里供奉的彌勒佛像,袒胸露肚,圓臉長耳,笑口常開。這個(gè)形象來源于五代時(shí)的布袋和尚契此,傳說他是彌勒的化身。
網(wǎng)絡(luò)解釋
- 彌勒佛 (佛教菩薩)
- 彌勒佛(即 彌勒菩薩,也叫 彌勒菩薩摩訶薩)(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譯為慈氏,音譯為梅呾利耶,在大乘佛教經(jīng)典中,常被稱為阿逸多菩薩摩訶薩,是世尊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未來將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來佛),即賢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稱為“當(dāng)來下生彌勒尊佛”。被唯識(shí)學(xué)派奉為鼻祖,其龐大思想體系由無著菩薩、世親菩薩闡釋弘揚(yáng),深受中國大乘佛教大師支謙、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在一些漢傳佛教的寺院里,常見到袒胸露腹、笑容可掬(或大肚比丘)以布袋和尚為原型塑造。此在佛教作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學(xué)習(xí)包容。其中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 注:大肚彌勒佛(以布袋和尚為原型)、天冠彌勒菩薩(古印度彌勒佛形象)、布袋羅漢并非同一形象。
“彌勒佛”單字解釋
佛:[fó] 1.梵語“佛陀”,是對(duì)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亦是佛教徒對(duì)修行圓滿的人的稱呼:~爺?!瘛=杌ǐI(xiàn)~。 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家。~寺。~老?!?jīng)?!?..
勒:[lè] 1.帶嚼子的馬籠頭。 2.收住韁繩不讓騾馬等前進(jìn):懸崖~馬。 3.強(qiáng)制;逼迫:~令。~派?!鳌?4.統(tǒng)率:親~六軍。 5.姓。 6.雕刻:~石?!?。 7.勒克斯的簡稱。1流(流明)的...
彌:[mí] 1.滿,遍:~滿。~月(a.整一個(gè)月;b.嬰兒滿月)?!M眼)?!欤M天,形容極大的)。 2.補(bǔ),合:~補(bǔ)。~縫。~封。 3.更加:~堅(jiān)。欲蓋~彰。 4.水滿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