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幣
- 拼音fǔ bì
- 注音ㄈㄨˇ ㄅㄧˋ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fractional currency]輔助貨幣,即幣值小于本位貨幣,以便于流通的貨幣
國語詞典
- 為輔助本位貨幣進行交易而發(fā)行幣值小的貨幣。如目前政府規(guī)定的輔幣,為一元以下的貨幣。
- 也稱為「補助貨幣」。
網(wǎng)絡解釋
- 輔幣
- 輔幣亦稱“輔助貨幣”,“主幣”的對稱。指主幣單位以下的小額貨幣,供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其特點是面額小、流通頻繁、磨損快,故多用銅、鎳等賤金屬或其合金鑄造,也有些輔幣是紙制的。如我國現(xiàn)有1分、2分、5分的鑄幣作輔幣,也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的紙幣作輔幣。在金屬貨幣流通條件下,由于輔幣的名義價值大于實際價值,故國家壟斷輔幣的鑄造與發(fā)行權(quán),并且采取限制鑄造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