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韻
- 拼音píng shuǐ yùn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原為金代官韻書,供科舉考試之用。
國語詞典
- 宋時作為寫詩押韻依據(jù)的韻書。宋以前的切韻韻書系統(tǒng)分兩百零六韻目,但寫詩的葉韻,在兩百零六韻目中有同用、獨用的現(xiàn)象,與研究聲韻的韻書不同。直到宋劉淵始就《禮部.韻略》,依寫詩用韻習(xí)慣,并合同用的韻為一百零七韻目,劉為平水人,故稱為「平水韻」??上Ы褚淹鲐?。同時,金王文郁有新刊平水禮部韻略,專供科舉考試之用,是將上聲回、拯合為一韻,成一百零六韻目,為元、明、清以來作近體詩押韻的依據(jù),沿用至今。
網(wǎng)絡(luò)解釋
- 平水韻
- “平水韻”是由其刊行者劉淵原籍為江北平水(今山西臨汾)而得名。
- 平水韻依據(jù)唐人用韻情況,把漢字劃分成106個韻部(其書今佚),是更早的206韻的《廣韻》的一種略本。每個韻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絕詩用韻,其韻腳的字必須出自同一韻部,不能出韻、錯用。
- 清代康熙年間,后人所編的《佩文韻府》把《平水韻》并為106個韻部,這就是廣為流傳的平水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