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殿
- 拼音bǎo hé diàn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殿名。宋蔡絳《鐵圍山叢談》卷四:而宣和殿后,又創(chuàng)立保和殿者,左右有稽古﹑博古﹑尚古等諸閣,咸以貯古玉印璽,諸鼎彝禮器,法書圖畫盡在。此指宋殿。清代保和殿為紫禁城內(nèi)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干清門前。始建于明代,初建時稱謹(jǐn)身殿,后改名建極殿。清順治二年改為保和殿。清雍正以后,朝考新進(jìn)士及每歲除夕筵宴外藩,在此殿進(jìn)行。
國語詞典
- 清宮三殿之一。在北平舊紫禁城內(nèi),殿內(nèi)專供饗宴外藩、王公,并為科舉時代舉行最后一場殿試的所在。
網(wǎng)絡(luò)解釋
- 保和殿
- 保和殿(the Hall of Preserving Harmony),是明清傳統(tǒng)宮殿建筑,屬于北京故宮中的一座殿宇式建筑。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幾經(jīng)焚毀、重建。現(xiàn)存主體梁架仍為明代建筑。
- 明初名謹(jǐn)身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建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始名保和殿?!氨:汀?出自《易經(jīng)》,意為“志不外馳,恬神守志”,也就是神志得專一,以保持宇宙間萬物和諧。
“保和殿”單字解釋
保:1.保護(hù);保衛(wèi):~健?!倚l(wèi)國。 2.保持:~溫?!r。 3.保證;擔(dān)保(做到):~質(zhì)~量。~你一學(xué)就會。 4.擔(dān)保(不犯罪、不逃走等):~釋。取~候?qū)彙?5.保人;保證人:作~。...
和:[hé] 1.平和;和緩:溫~。柔~?!亹偵?。 2.和諧;和睦:~衷共濟(jì)。弟兄不~。 3.結(jié)束戰(zhàn)爭或爭執(zhí):講~。媾~。軍閥之間一會兒打,一會兒~,弄得百姓不得安生。 4.(下棋或賽球...
殿:1.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房屋:佛~。大雄寶~。太和~。金鑾~。 2.(Diàn)姓。 3.在最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