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
- 拼音hòu táng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即帝堯。
- 參見:[[后唐]]
國語詞典
- 朝代名。(西元923~936)五代諸朝之一。李存勗滅后梁所建。國號唐,建都洛陽。廢帝時,為后晉石敬瑭所滅。歷三姓、四帝、十四年。為與李淵所建之唐朝有所區(qū)別,故史稱為「后唐」。
網(wǎng)絡(luò)解釋
- 后唐
- 后唐(923年—936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京(今河南洛陽),傳二世四帝,歷時一十四年。
- 后唐是五代十國時期統(tǒng)治疆域最廣的朝代?!拔宕I(lǐng)域,無盛于此者”?!皶r梁晉吳蜀四分天下,后唐以一滅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
- 891年河?xùn)|節(jié)度使李克用被封晉王,建立前晉,從此割據(jù)河?xùn)|。907年朱全忠篡唐,建立后梁,晉國成為北方最大的割據(jù)勢力,期間晉國視梁朝為閏朝,仍奉唐朝正朔。909年李克用去世,子李存勖即晉王位。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稱帝,改元同光,沿用“唐”國號,升魏州為東京興唐府。同年底李存勖滅后梁,定都洛京;926年滅前蜀王衍;928年南平高從誨內(nèi)附;930年南楚馬希聲內(nèi)附;936年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為代價,借遼兵攻入洛陽,稱帝建立后晉,后唐滅亡。937年,李昪在江南建立南唐,延續(xù)大唐正統(tǒng),南唐也是十國當(dāng)中版圖最大的王朝。
- 后唐疆域廣闊,主要控制著中國北方地區(qū),東接海濱,西括隴右、川蜀,北帶長城,南越江漢;925年至933年,南方諸國除南吳、南漢外皆奉后唐正朔;930年,后唐控制國土到達極盛;有今豫、魯、晉、冀、湘、渝諸省,陜、川、鄂之大部,寧、甘、黔各一部分,以及蘇、皖淮北等地。
- 五代十國,天下分崩,中原五朝更迭。歷來皆以中原梁、唐、晉、漢、周為正統(tǒng)一脈相承。然五代末及宋初,皆視后梁為閏,究其原因,是因后唐以中興唐祚為號召,用唐天佑年號,復(fù)唐立國,且后唐、后晉、后漢、后周皆出自河?xùn)|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