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
- 拼音táng sān cǎi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中國傳統(tǒng)的多彩釉陶器工藝。盛行于唐代。先用白色黏土塑成泥胎,然后涂以綠、白、黃等釉色,再放入窯中燒制而成。
外語翻譯
- 德語:Tang (S)
- 法語:Sancai
國語詞典
- 一種唐代彩色的釉陶。多為貴族陪葬的明器。造形繁多,三彩俑可為代表。以白、綠、黃三種顏色為主,另加上褐、藍(lán)、黑及少量茄紫色。胎體先素?zé)?,再多次上釉,于窯中低溫烘烤,釉藥流動(dòng)互滲,產(chǎn)生豐富多彩的色澤變化。顏色艷麗,簡潔高雅,富含西域色彩,和貴族的豪華作風(fēng)相符。盛行于初唐至開元天寶年間,安史之亂后漸衰。
網(wǎng)絡(luò)解釋
- 唐三彩 (唐代陶器)
- 唐三彩(Tang Tri-Color Glazed Ceramics),中國古代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種低溫釉陶器,釉彩有黃、綠、白、褐、藍(lán)、黑等色彩,而以黃、綠、白三色為主,所以人們習(xí)慣稱之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陽,亦有“洛陽唐三彩”之稱。
- 1905年隴海鐵路洛陽段修筑期間,在古都洛陽北邙山發(fā)現(xiàn)一批唐代墓葬,后來人們習(xí)慣地把這類陶器稱為“唐三彩”,并且沿用至今,享譽(yù)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