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相五公
- 拼音qī xiāng wǔ gōng
- 注音ㄑㄧ ㄒㄧㄤ ㄨˇ ㄍㄨㄙ
- 成語解釋所舉皆漢代公卿,后泛指眾多的文武大臣。
- 成語出處語出《文選·班固〈西都賦〉》:“冠蓋如云,七相五公?!眳蜗蜃ⅲ骸捌呦啵褐^車千秋、黃霸、王商、王嘉、韋賢、平當、魏相。五公:張湯、蕭望之、馮奉世、史丹、張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將軍,通稱為公?!?/li>
-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成語例子齊諸田,楚屈、景,皆右姓也。其后進拔豪英,論而祿之,蓋七相五公之所由興也?!铩缎绿茣と鍖W傳中·柳沖》
-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所舉皆漢代公卿,后泛指眾多的文武大臣。
網(wǎng)絡(luò)解釋
- 七相五公
- 語出《文選·班固〈西都賦〉》:“冠蓋如云,七相五公。”呂向注:“七相:謂車千秋、黃霸、王商、王嘉、韋賢、平當、魏相。五公:張湯、蕭望之、馮奉世、史丹、張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將軍,通稱為公。”所舉皆漢代公卿,后泛指眾多的文武大臣。
“七相五公”單字解釋
七:1.六加一后所得的數(shù)目。見〖數(shù)字〗。 2.舊時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為止,共分七個“七”。 3.姓。...
五:1.四加一后所得的數(shù)目。見〖數(shù)字〗。 2.姓。 3.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6”。見〖工尺〗。...
公:1.屬于國家或集體的(跟“私”相對):~款。~物。~事公辦。 2.共同的;大家承認的:~分母?!h?!s。 3.屬于國際間的:~海?!?。~歷。 4.使公開:~布?!谑?。...
相:[xiāng] 1.互相:~像?!R?!嗵h。不~上下。 2.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實不~瞞。好言~勸。 3.姓。 4.親自觀看(是不是合心意):~親。~中。 [xiàng] 1.相貌;外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