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獄
- 拼音wén zì yù
- 注音ㄨㄣˊ ㄗㄧˋ ㄧㄩˋ
- 成語繁體文字獄
- 成語解釋統(tǒng)治者從作者的詩文中摘取字句,羅織罪名而造成的冤獄。 統(tǒng)治者從作者的詩文中摘取字句,羅織罪名而造成的冤獄
- 成語出處清·龔自珍《詠史》詩:“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li>
- 成語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用于社會
- 成語例子魯迅《且介亭雜文·病后雜談》:“但后來膾炙人口的虐政是文字獄?!?/li>
- 成語結(jié)構(gòu)偏正式成語
-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 成語年代近代成語
- 英語翻譯literary inquisition
- 俄語翻譯необоснованное преследование интеллигентов за их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literary inquisition]統(tǒng)治者從作者的詩文中摘取字句,羅織罪名而造成的冤獄
國語詞典
- 專制時代,因為文字上的關(guān)系而引起的罪案。以清朝為最多。
網(wǎng)絡(luò)解釋
- 文字獄
- 文字獄是指統(tǒng)治者迫害知識分子的獄事,中國許多朝代都有文字獄的記錄,朝鮮、日本等國也有類似事件。
- 《漢語大詞典》定義為“舊時謂統(tǒng)治者為迫害知識分子,故意從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羅織成罪”?!吨袊蟀倏迫珪穭t定義為“清朝時因文字犯禁或藉文字羅織罪名清除異己而設(shè)置的刑獄?!?/li>
- 自西漢楊惲因《報孫會宗書》中之文字觸怒漢宣帝而遭腰斬以后,文字獄在歷朝時有發(fā)生,以清朝最為嚴重,其中又以乾隆年間尤烈,中國史學(xué)家顧頡剛認為:“清代三百年,文獻不存,文字獄禍尚有可以考見者乎?曰:有之,然其嚴酷莫甚于清初?!奔螒c帝親政后改變了乾隆朝的文字獄政策,著手平反,此后古代文字獄基本結(jié)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