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榜盡賜
- 拼音yī bǎng jìn cì
- 成語解釋指考生全部被錄取。
- 成語出處宋.邵伯溫《聞見前錄》卷七:“有旨一榜盡除京官通判?!?/li>
- 成語例子太宗不悅,特開創(chuàng)例,令一榜盡賜京官,齊賢乃得出仕。 ▼蔡東藩《宋史演義》第十五回
- 成語結(jié)構(gòu)成語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一榜盡賜”單字解釋
一:1.最小的正整數(shù)。見〖數(shù)字〗。 2.表示同一:咱們是~家人。你們~路走。這不是~碼事。 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紅柿。 4.表示整個;全:~冬。~生?!菲桨病!葑尤??!淼?..
盡:[jìn] 所有的:~數(shù)?!私灾?。 [jǐn] 1.力求達到最大限度:~早。~著平生的力氣往外一推?!赡艿販p少錯誤。 2.(有時跟“著”連用)表示以某個范圍為極限,不得超過:~著三天...
榜:[bǎng] 張貼出來的文告或名單:~帖(官府的公告)。紅~。張~。光榮~?!?。發(fā)~。~眼(科舉時代稱殿試考取一甲第二名的人)。~書(原指寫在宮闕門額上的大字,后泛指招牌...
賜:1.舊指地位高的人或長輩把財物送給地位低的人或晚輩:~予。 2.敬辭,用于別人對自己的指示、光顧、答復等:~教?!?。請即~復。 3.敬辭,指別人給的東西或好處:厚~受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