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正不阿
- 拼音gāng zhèng bù ē
- 注音ㄍㄤ ㄓㄥˋ ㄅㄨˋ ㄜ
- 成語繁體剛正不阿
- 成語解釋阿:迎合,偏袒。剛強正直,不逢迎,無偏私。
- 成語出處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一員官》:“濟南同知吳公,剛正不阿?!?/li>
- 成語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指剛強正直,不逢迎
- 成語例子濟南同知吳公,剛正不阿?!锴濉て阉升g《聊齋志異·一員官》
-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 成語年代近代成語
- 英語翻譯be upright and never stooping to flattery
- 俄語翻譯твёрдый и прямолинéйный
- 近義詞
- 反義詞阿諛奉承
詞語解釋
- [be upright and never stooping to flattery]為人剛直公正,不逢迎趨附
- 濟南同知 吳公,剛正不阿。——《聊齋志異·一官員》
國語詞典
- 剛強正直,不徇私逢迎。
- 《聊齋志異.卷一二.一員官》:「濟南同知吳公,剛正不阿。」
網(wǎng)絡(luò)解釋
- 剛正不阿
- 剛正不阿是一個成語,讀音是gāng zhèng bù ē,指剛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和,剛強正直,不逢迎,無偏私。出自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一員官》。
“剛正不阿”單字解釋
不:[bù] 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去?!堋!??!?jīng)濟。~一定?!芎?。 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gòu)成形容詞:~法。~規(guī)則。 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剛:1.硬;堅強(跟“柔”相對):~強?!薄K男郧樘?。 2.姓。 3.恰好:不大不小,~合適。 4.表示勉強達(dá)到某種程度;僅僅:清早出發(fā)的時候天還很黑,~能看出前面的人的背包...
正:[zhèng] 1.垂直或符合標(biāo)準(zhǔn)方向(跟“歪”相對):~南?!胺?。前后對~。這幅畫掛得不~。 2.位置在中間(跟“側(cè)、偏”相對):~房。~院兒。 3.用于時間,指正在那一點上或在那...
阿:[ā] 1.用在排行、小名或姓的前面,有親昵的意味:~大?!珜殹!?。 2.用在某些親屬名稱的前面:~婆?!!?。 [ē] 1.迎合;偏袒:~附?!槨傊辈弧?。~其所好。 2.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