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而不怪

  • 拼音tián ér bù guài
  • 成語解釋恬:安然。指看到不合理的事物,毫不覺得奇怪。
  • 成語出處漢.賈誼《上書陳政事.治安策》:“至于俗流失,世壞敗,因恬而不知怪,慮不動于耳目,以為是適然耳。”
  • 成語例子若細微之災,恬而不怪,及禍變成象,駭而圖之,猶水決而繕防,疾困而求藥,雖復黽勉,亦何救哉! ▼《舊唐書.五行志》
  • 成語結構成語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1. 恬:安然。指看到不合理的事物,毫不覺得奇怪。

“恬而不怪”單字解釋

:[bù] 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洕?。~一定?!芎谩?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法?!?guī)則。 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1.奇怪:~事。古~。 2.埋怨;責備:這事不能~他。 3.副詞。非常;很:~好聽的。 4.神話傳說或迷信中的怪物、妖魔。...
:1.安靜:~適。 2.毫不動心;安然;不在乎:~不知恥。...
: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艱巨的任務。戰(zhàn)~勝之。取~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yè),~偉大的事業(yè)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

熱門成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