杅穿皮蠹
- 拼音yú chuān shuǐ dù
- 注音ㄧㄩˊ ㄔㄨㄢ ㄆㄧˊ ㄉㄨˋ
- 成語繁體胙穿皮蠧
- 成語解釋杅:飲水器。比喻事先充分準(zhǔn)備,謀定而后行動(dòng)。
- 成語出處《公羊傳·宣公十二年》:“古者杅不穿,皮不蠹,則不出于四方?!?/li>
-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指可能發(fā)生的問題應(yīng)該預(yù)計(jì)
-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1.比喻國(guó)家的積蓄非常富足。
網(wǎng)絡(luò)解釋
- 杅穿皮蠹
- 杅穿皮蠹,出自《公羊傳·宣公十二年》,意思是比喻國(guó)家的積蓄非常富足。
“杅穿皮蠹”單字解釋
杅:[yú] 1.浴盆。 2.盛漿湯等的器皿。 [wū] 〔焚~〕牽制,如“秦得燒掇焚~君之國(guó)?!?..
皮:1.人或生物體表面的一層組織:?!?。蕎麥~。碰掉了一塊~。 2.皮子:~箱。~鞋?!\。 3.包在或圍在外面的一層?xùn)|西:包袱~兒。新書最好包上~兒。 4.(~兒)表面:地~。水...
穿:1.破;透:把紙~了個(gè)洞。水滴石~。 2.用在某些動(dòng)詞后,表示破、透或徹底顯露:射~。磨~。看~了他的心思。戳~陰謀詭計(jì)。 3.通過(孔洞、縫隙、空地等):~針。~過森林。...
蠹:1.蛀蝕器物的蟲子:~蟲。木~。書~。~魚。 2.蛀蝕:流水不腐,戶樞不~?!!??!祝ū撞。锥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