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纓齊紫
- 拼音zōu yīng qí zǐ
- 注音ㄗㄡ ㄧㄥ ㄑㄧˊ ㄗㄧˇ
- 成語繁體鄒纓齊紫
- 成語解釋鄒纓:春秋時鄒國國君系在脖子上的帽帶;齊紫:春秋時齊國國君穿的紫色服裝。比喻上行下效。
- 成語出處先秦 韓非《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當(dāng)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又“鄒君好服長纓,左右皆服長纓,纓甚貴。”
-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 成語例子《南史·儒林傳論》:“語云:‘上好之,下必有甚焉者?!且脏u纓齊紫,且以移俗。”
-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近義詞上行下效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鄒纓:春秋時鄒國國君系在脖子上的帽帶;齊紫:春秋時齊國國君穿的紫色服裝。比喻上行下效。
國語詞典
- 相傳鄒君喜好長纓,后因眾皆仿效而斷纓絕患;齊桓公好衣紫衣,后因舉國爭仿而刻意厭惡紫衣,杜絕盲從。典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后以鄒纓齊紫比喻上行下效。
- 《南史.卷七一.儒林傳.伏曼容等傳》論曰:「語云:『上好之,下必有甚焉者?!皇且脏u纓齊紫,且以移俗。」
網(wǎng)絡(luò)解釋
- 鄒纓齊紫
- 鄒纓齊紫(zōu yīng qí zǐ):比喻上行下效。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