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鼎立
- 拼音sān fēn dǐng lì
- 注音ㄙㄢ ㄈㄣ ㄉㄧㄥˇ ㄌㄧˋ
- 成語解釋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 成語出處《魏書 匈奴劉聰?shù)葌餍颉罚骸罢撏敛怀鼋瓭h,語地僅接褒斜,而謂握皇符,乘帝籍,三分鼎立,比蹤王者?!?/li>
-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三足鼎立
-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英語翻譯a tripartite balance of forces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國語詞典
- 比喻三方勢力均等、共存的局面。參見「鼎足而立」條。
- 《魏書.卷九五.匈奴劉聰?shù)葌鳎颉罚骸刚撏敛怀鼋瓭h,語地僅接褒斜,而謂握皇符,秉帝籍,三分鼎立,比蹤王者。」
網(wǎng)絡(luò)解釋
- 三分鼎立
- 三分鼎立,成語,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三分鼎立”單字解釋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shù)目。見〖數(shù)字〗。 2.表示多數(shù)或多次:~思?!}其口。 3.姓。...
分:[fēn] 1.區(qū)劃開:~開。劃~?!埃▌澐值姆秶!纭!?。條~縷析?!狻?2.由整體中取出或產(chǎn)生出一部分:~發(fā)?!珣n?!膭谏?。 3.由機(jī)構(gòu)內(nèi)獨(dú)立出的部分:~會(huì)?!校?..
立:1.站1:~正。肅~。坐~不安。 2.使豎立;使物件的上端向上:~竿見影。把梯子~起來。 3.直立的:~柜?!S?!I(lǐng)。 4.建立;樹立:~功。~志。 5.制定;訂立:~法。~約?!?..
鼎:1.古代煮東西用的器物,圓形,三足兩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2.比喻王位、帝業(yè):定~。問~。 3.大:~力?!浴?4.鍋。 5.姓。 6.正當(dāng);正在:~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