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浪形骸
- 拼音fàng làng xíng hái
- 注音ㄈㄤˋ ㄌㄤˋ ㄒㄧㄥˊ ㄏㄞˊ
- 成語解釋放浪:放蕩;形骸:人的形體。指行動不受世俗禮節(jié)的束縛。
- 成語出處《晉書 王羲之傳》:“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li>
- 成語用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人很放蕩
- 成語例子惟有與寶在一起,他才可以忘卻自己的身份,放浪形骸,領(lǐng)略“人貴適意”的真趣。(高陽《玉座珠簾》上冊)
- 成語結(jié)構(gòu)動賓式成語
-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成語辨形形,不能寫作“行”。
- 成語辨析~與“放蕩不羈”有別:~只用于人;形容人的氣質(zhì)、風度、行為;一般不作狀語;“放蕩不羈”用于人;主要指行為;也可用于其他事物;如河水;狂風等;常作狀語。
- 成語正音骸,不能讀作“hài”。
- 英語翻譯unrestrained
- 近義詞放蕩不羈倜儻不羈
- 反義詞循規(guī)蹈矩規(guī)行矩步
詞語解釋
- 放浪:放蕩;形骸:人的形體。指行動不受世俗禮節(jié)的束縛。
外語翻譯
- 英語:to abandon all restraint (idiom)
- 法語:(expr. idiom.) abandonner toute retenue
國語詞典
- 縱情放任,沒有約束。
-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 元.宮大用《七里灘.第四折》:「疑猜我在釣魚灘醉倒來回來,俺出家兒散誕心腸,放浪形骸?!?/li>
網(wǎng)絡(luò)解釋
- 放浪形骸 (詞語釋義)
- 放浪形骸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fàng làng xíng hái。放浪:放蕩;形?。喝说男误w。指行動不受世俗禮節(jié)的束縛。出自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放浪形骸”單字解釋
形:1.形狀:圓~。方~。圖~。地~。 2.形體;實體:有~。無~?!安浑x。 3.顯露;表現(xiàn):喜~于色。~諸筆墨。 4.對照:相~見絀。 5.姓。...
放:1.解除約束,使自由:釋~?!w山。把俘虜~回去。 2.在一定的時間停止(學習、工作):~學。~工。 3.放縱:~任?!暩吒琛!愿哒摗?4.讓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動:~...
浪:1.波浪:風平~靜。乘風破~。白~滔天。 2.像波浪起伏的東西:麥~。聲~。 3.沒有約束;放縱:放~?!M。 4.逛:到街上~了一天。 5.姓。...
骸:1.骸骨:四肢百~。 2.借指身體:形~。病~。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