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死活
- 拼音bù zhī sǐ huó
- 注音ㄅㄨˋ ㄓㄧ ㄙㄧˇ ㄏㄨㄛˊ
- 成語解釋形容不知利害,冒昧從事。
- 成語出處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7回:“無才小輩,背反狂夫!上負(fù)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軍到來,有何理說?”
- 成語用法動賓式;作謂語;形容冒昧從事
- 成語例子彼時日色將晚,前無行人,就把他盡力一推,推落崖下,不知死活。(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
- 成語結(jié)構(gòu)動賓式成語
-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英語翻譯act recklessly <disregard the fate; do not know the consequences>
- 近義詞不知進退不知輕重不知利害
- 反義詞貪生怕死
詞語解釋
- [act recklessly;disregard the fate;do not know the consequences]∶不知道人的下落
- [rash;abrupt]∶形容冒失、魯莽
外語翻譯
- 英語:to act recklessly (idiom)
- 法語:agir témérairement, faire avec insouciance, être inconscient du danger
國語詞典
- 不知利害,冒昧行事。
- 《水滸傳.第六七回》:「無才關(guān)勝,背反狂夫,上負(fù)朝廷之恩,下辱祖宗名目,不知死活,引軍到來,有何禮說?」
- 《文明小史.第二七回》:「我只你這個兒子,如今不知死活,鬧了事,又到東洋去,忍心掉下我嗎?」
- 不知生死如何。
- 《紅樓夢.第四回》:「把個英蓮?fù)先?,如今也不知死活?!?/li>
網(wǎng)絡(luò)解釋
- 不知死活
- 不知死活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bù zhī sǐ huó,意思是形容不知利害,冒昧從事。
“不知死活”單字解釋
不:[bù] 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去?!??!唷!?jīng)濟?!欢??!芎?。 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gòu)成形容詞:~法?!?guī)則。 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對):~亡?!?。這棵樹~了?!?。~火山。 2.不顧生命;拼死:~戰(zhàn)?!亍?3.至死,表示堅決:~不認(rèn)輸?!膊凰墒?。 4.表示達到極點...
活:1.生存;有生命(跟“死”相對):~人?!嚼希瑢W(xué)到老。魚在水里才能~。 2.在活的狀態(tài)下:~捉。 3.維持生命;救活:養(yǎng)家~口?!艘幻?4.活動;靈活:~水?!Y(jié)?!摗?..
知:[zhī] 1.曉得,明了:~道?!ㄖ??!X(有感覺而知道)。良~。~人善任。溫故~新?!y而進?!檫_理。 2.使知道:通~?!?。 3.學(xué)識,學(xué)問:~識,求~。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