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圍五攻
- 拼音shí wén wǔ gōng
- 注音ㄕㄧˊ ㄨㄟˊ ㄨˇ ㄍㄨㄙ
- 成語繁體十圍五攻
- 成語解釋兵力超過敵人十倍就可以包圍它,超過五倍就可以攻擊它。
- 成語出處《孫子·謀攻》:“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li>
-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軍事
- 成語例子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袁紹傳上》:“兵書之法,十圍五攻,敵則能戰(zhàn)?!?/li>
- 成語結構聯(lián)合式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近義詞什圍伍攻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孫子o謀攻》:“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焙笠蛞浴笆畤骞ァ敝^十倍于敵,可以合圍;五倍于敵,可以攻戰(zhàn)。
國語詞典
- 語本《孫子.謀攻》:「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谷舯Τ^敵軍十倍,則采取圍攻的方式;若兵力超過敵軍五倍,則采取集中攻擊的方式。
- 《后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傳》:「兵書之法,十圍五攻,敵則能戰(zhàn)?!?/li>
網(wǎng)絡解釋
- 十圍五攻
- 十圍五攻,讀音shí wén wǔ gōng,漢語成語,指兵力超過敵人十倍就可以包圍它,超過五倍就可以攻擊它。出自《孫子·謀攻》。
“十圍五攻”單字解釋
五:1.四加一后所得的數(shù)目。見〖數(shù)字〗。 2.姓。 3.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6”。見〖工尺〗。...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數(shù)目。見〖數(shù)字〗。 2.表示達到頂點:~足。~分?!傻陌盐?。 3.姓。...
圍:1.環(huán)繞;包圍:~繞?!恰?2.四周:周~。外~。 3.圍子,圈起來作攔阻或遮擋的東西:床~。 4.某些物體的周長:腰~。胸~。 5.量詞。兩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合攏起來的長度,或兩...
攻:1.攻打;進攻(跟“守”相對):圍~。~城。能~能守?!聰橙说臉蝾^堡。 2.對別人的過失、錯誤進行指責或對別人的議論進行駁斥:群起而~之?!湟稽c,不及其余。 3.致力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