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不容誅
- 拼音zuì bù róng zhū
- 注音ㄗㄨㄟˋ ㄅㄨˋ ㄖㄨㄙˊ ㄓㄨ
- 成語繁體辠不容誅
- 成語解釋誅:把罪人殺死。罪惡極大,殺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惡。 罪惡極大,處死也不能抵罪 本身所犯,罪不容誅,但留些陰騭與你們,子孫好承襲。——明. 孫高亮《于謙全傳》
- 成語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下》:“惡不忍聞,罪不容誅。”
- 成語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 成語例子這廝若論著五刑發(fā)落,可便罪不容誅。(元 秦簡夫《東堂老》第三折)
-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
-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成語辨形誅,不能寫作“侏”。
- 英語翻譯even death cannot atone for the offence
- 俄語翻譯непростительная вина <непростительное 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 其他語言<德>js Verbrechen lǎβt sich auch mit dem Tod nicht sühnen<法>forfait qui mérite plus que la mort
- 近義詞罪大惡極罪該萬死十惡不赦
- 反義詞大慈大悲
詞語解釋
- [even death cannot atone for the offense;be guilty of crimes for which even death is sufficient punishment]罪惡極大,處死也不能抵罪
- 本身所犯,罪不容誅,但留些陰騭與你們,子孫好承襲。——明· 孫高亮《于謙全傳》
國語詞典
- 判處死刑還抵償不了所犯罪行。比喻罪大惡極。
- 《文選.庾亮.讓中書令表》:「事有不允,罪不容誅?!?/li>
- 《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王某上負天子,下負百姓,罪不容誅,九泉之下,何面目見唐子方諸公乎?」
網(wǎng)絡解釋
- 罪不容誅
- 罪不容誅,讀音為zuì bù róng zhū,是一個漢語成語,釋義是指殺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惡,形容罪大惡極,易誤解為罪行還沒有達到被殺的程度。出自《漢書·游俠傳序》。
“罪不容誅”單字解釋
不:[bù] 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去?!??!唷!?jīng)濟?!欢?。~很好。 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法?!?guī)則。 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
容:1.容納;包含:~量。無地自~。這個禮堂能~兩千人。 2.寬容;原諒:~忍。大度~人。情理難~。 3.允許;讓:~許。不~分說。~我再想想。 4.或許;也許:~或。輾轉傳抄,~...
罪:1.犯法的行為:~大惡極。立功贖~。 2.過失:不應歸~于人。 3.依法給予的刑罰;懲處:判~。待~。 4.苦難;痛苦:受~。...
誅:1.譴責:口~筆伐。 2.殺(有罪的人):害民者~。 3.要求:~求無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