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草附木
- 拼音yī cǎo fù mù
- 注音ㄧ ㄘㄠˇ ㄈㄨˋ ㄇㄨˋ
- 成語繁體依艸坿木
- 成語解釋原指鬼神有所依憑,擅作威福。后比喻憑借他人勢力,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別人。
- 成語出處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想必有那依草附木,冒著俺家名姓,做這等事情的,也不可知。”
- 成語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成語例子想必有那依草附木、冒著俺家名姓做這等事情的也不可知。(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
- 成語結構聯(lián)合式成語
-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貶義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近義詞攀龍附鳳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原指鬼神有所依憑,擅作威福。后比喻憑借他人勢力,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別人。
國語詞典
- 精靈鬼怪附著于草木上為非作歹。
-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八.如是我聞二》:「精與魅不同,山魈厲鬼,依草附木而為祟?!?/li>
- 比喻依仗他人的權勢地位。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想必有那依草附木,冒著俺家名姓,做這等事情的。」也作「倚草附木」。
網(wǎng)絡解釋
- 依草附木
- 依草附木(yī cǎo fù mù):原指鬼神有所依憑,擅作威福。后比喻憑借他人勢力,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有權勢的人。出自 宋代·王周《巫廟》。
“依草附木”單字解釋
依:1.依靠:唇齒相~。 2.依從;答應:你只要答應一個條件,我就~你。 3.介詞。按照:~次前進。 4.古又同“扆(yǐ)”。...
木:1.樹木:伐~。果~。獨~不成林。 2.木頭:棗~。榆~。檀香~。 3.棺材:棺~。行將就~。 4.質樸:~訥。 5.反應遲鈍:~然?!^~腦。他反應有點~。 6.麻木:兩腳凍~了。舌...
草: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統(tǒng)稱:野~。青~。割~。 2.指用作燃料、飼料等的稻、麥之類的莖和葉:稻~?!K。~鞋。 3.舊指山野、民間:~賊?!?。 4.雌性的(多...
附:1.外加的;附帶的:~錄?!O。 2.依靠:依~。~隨。 3.靠近;貼近:~近?!徽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