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論世
- 拼音zhī rén lùn shì
- 注音ㄓㄧ ㄖㄣˊ ㄌㄨㄣˋ ㄕㄧˋ
- 成語繁體知人論丗
- 成語解釋原指了解一個人并研究他所處的時代背景?,F(xiàn)也指鑒別人物的好壞,議論世事的得失。
- 成語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li>
- 成語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指鑒別人物的好壞
- 成語例子不過倘要研究文學(xué)或某一作家,所謂“知人論世”,那么,足以應(yīng)用的選本就很難得。(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 “題未定”草》)
-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近義詞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原指了解一個人并研究他所處的時代背景?,F(xiàn)也指鑒別人物的好壞,議論世事的得失。
國語詞典
- 語本《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怪笧榱肆私鈿v史人物,而論述其時代背景。清.王昶〈湖海詩傳序〉:「以詩證史,有裨于知人論世?!购笠嘀冈u斷人物的優(yōu)劣和議論世事的得失。清.袁枚〈再答稚存〉:「足下引仗馬不鳴相誚,于知人論世之道,尤為疏謬?!?/li>
網(wǎng)絡(luò)解釋
- 知人論世
- 《知人論世》出自《孟子》的《萬章章句下》。孟子的本意是論述閱讀文學(xué)作品時對作者本人思想、經(jīng)歷等的把握問題。孟子這段話對后世真正發(fā)生影響的,正是“知人論世”的主張。它與“以意逆志”一樣,成為傳統(tǒng)文學(xué)批評的重要方法,也奠定了孟子在中國文學(xué)批評史上的重要地位。
“知人論世”單字解釋
世:1.時代:近~。當(dāng)~。 2.人的一生:一生一~。 3.一代傳一代的:~醫(yī)?!?。 4.指有世交關(guān)系的:~叔。 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輩分:第十五~孫。 6.世界;社會:舉~無雙。...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jìn)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女~。~們。~類。 2.每人;一般人:~手一冊?!仓?。 3.指成年人:長大成~。 4.指某種人:工~。軍~。主~。介紹~。...
知:[zhī] 1.曉得,明了:~道?!ㄖ??!X(有感覺而知道)。良~?!松迫?。溫故~新?!y而進(jìn)。~情達(dá)理。 2.使知道:通~?!铡?3.學(xué)識,學(xué)問:~識,求~。無~。...
論:[lùn] 1.分析和說明道理:評~。議~。 2.分析和說明道理的言論、文章或理論:輿~。社~。歷史唯物~。 3.評定;看待:~罪。相提并~。 4.介詞。按照:~堆賣?!嫻?。 [l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