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聲晦跡
- 拼音mái shēng huì jì
- 注音ㄇㄞˊ ㄕㄥ ㄏㄨㄟˋ ㄐㄧˋ
- 成語繁體埋聲晦跡
- 成語解釋猶銷聲匿跡。指隱藏起來,不公開露面。
- 成語出處《南史·蕭修傳》:“修靜恭自守,埋聲晦跡。”
- 成語用法作謂語、賓語;用于隱者
-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近義詞銷聲匿跡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猶銷聲匿跡。指隱藏起來,不公開露面。
網(wǎng)絡(luò)解釋
- 埋聲晦跡
- 埋聲晦跡,讀音為mái shēng huì jì,是一個漢語成語,猶銷聲匿跡。指隱藏起來,不公開露面。
“埋聲晦跡”單字解釋
埋:[mái] 1.(用土、沙、雪、落葉等)蓋?。骸??!乩?。 2.隱藏:~伏。隱姓~名。 [mán] 〔埋怨〕抱怨;責(zé)備。...
聲:1.物體振動所發(fā)出的音響:鑼~。大~。 2.說話;語言:不~不響。呼~。 3.宣布;陳述:~明?!憽?4.名譽:~望。名~。 5.聲母:~韻。雙~。 6.聲調(diào):第一~。去~。 7.量詞。...
晦:1.農(nóng)歷每月的末一天:~朔。 2.昏暗;不明顯:~澀。~暝。隱~。 3.夜晚:風(fēng)雨如~。 4.隱藏:~跡。韜~。...
跡:1.留下的印子;痕跡:足~。血~。筆~。蹤~。 2.前人遺留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古~。陳~。事~。史~。 3.形跡:~近違抗(行動近乎違背、抗拒上級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