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驚小怪

  • 拼音dà jīng xiǎo guài
  • 注音ㄉㄚˋ ㄐㄧㄥ ㄒㄧㄠˇ ㄍㄨㄞˋ
  • 成語繁體大驚小恠
  • 成語解釋形容對沒有什么了不起的的事情過分驚訝。 指對于不足為奇的事情做作聲勢或表現(xiàn)得過分驚訝山上宋公明大王,雖然不害來往客人,官人須是悄悄過去,休得大驚小怪?!端疂G傳》你要看見那種情形,還不知要怎樣大驚小怪呢?!? 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
  • 成語出處宋 朱熹《答林擇之書》:“要須把此事來做一平常事看,樸實(shí)頭做將去,久之自然見效,不必如此大驚小怪,起模畫樣也?!?/li>
  • 成語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賓語、狀語;用于否定句中
  • 成語例子兄弟,休要大驚小怪的,則他便是楊衙內(nèi),是個有權(quán)有勢的的。(元 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一折)
  •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成語辨析~和“少見多怪”;都有“不必要的過分驚訝”的意思。但“少見多怪”指見識少的人遇見平常的事也覺得新奇而表示驚訝;~不含“見識少”的意思;也不限于見識少的人;只是指對不足為奇的事表現(xiàn)出過分驚訝。
  • 英語翻譯get excited over a little thing
  • 日語翻譯大(おお)げさに騒(さわ)ぎ立(た)てる
  • 俄語翻譯удивляться по пустякáм
  • 其他語言<德>viel Lǎrm um nichts <sich über etwas wundern,was in Wirklichkeit nicht ungewǒhnlich ist><法>s'étonner pour peu de chose <beaucoup de bruit pour rien>
  • 近義詞蜀犬吠日少見多怪
  • 反義詞司空見慣見怪不怪

詞語解釋

  1. [make a fuss;be unnecessarily startled;get surprised at sth. perfectly normal]指對于不足為奇的事情做作聲勢或表現(xiàn)得過分驚訝
    1. 山上宋公明大王,雖然不害來往客人,官人須是悄悄過去,休得大驚小怪。——《水滸傳》
    2. 你要看見那種情形,還不知要怎樣大驚小怪呢。——清· 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

國語詞典

  1. 形容為一些不足為奇的小事而過分聲張、驚怪。
    1. 《水滸傳.第六一回》:「山上宋公明大王,雖然不害來往客人,官人須是悄悄過去,休的大驚小怪?!?/li>
    2. 《儒林外史.第一九回》:「這是甚么要緊的事,也這般大驚小怪?!?/li>

網(wǎng)絡(luò)解釋

  1. 大驚小怪 (漢語成語)
    1. 大驚小怪是一個漢語成語,
    2. 拼音是:dà jīng xiǎo guài,
    3. 形容對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過分驚訝。

“大驚小怪”單字解釋

:[dà] 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shù)量、強(qiáng)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廳?!??!珰夂?。夜郎自~。~腹便便。 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 3...
: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shù)量、強(qiáng)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較的對象,與“大”相對:~雨。矮~。短~精悍。 2.范圍窄,程度淺,性質(zhì)不重要:~事?!?jié)?!}大作?!颉[...
:1.奇怪:~事。古~。 2.埋怨;責(zé)備:這事不能~他。 3.副詞。非常;很:~好聽的。 4.神話傳說或迷信中的怪物、妖魔。...
: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慌。吃~。 2.驚動:打草~蛇。 3.騾、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來:馬~了。...

熱門成語推薦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3 795造句詞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019715號-29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diǎn),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