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鱉失龜
- 拼音yuán biē shī guī
- 注音ㄧㄨㄢˊ ㄅㄧㄝ ㄕㄧ ㄍㄨㄟ
- 成語繁體援鱉失龜
- 成語解釋比喻得不償失。
- 成語出處《淮南子·說山訓》:“殺戎馬而求狐貍,援兩鱉而失靈龜,斷右臂而爭一毛,折莫邪而爭錐刀,用智如此,豈足高乎?”
-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指因小失大
-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成語
-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 近義詞因小失大
- 反義詞
詞語解釋
- 比喻得不償失。
國語詞典
- 為求得到鱉卻反而喪失了靈龜。語本《淮南子.說山》:「殺戎馬而求狐貍,援兩鱉而失靈龜,斷右臂而爭一毛,折鏌邪而爭錐刀。用智如此,豈足高乎?」后用以比喻得不償失,求小利而失大利。如:「你這樣的決定無異是援鱉失龜,絕對得不到好處的。」
網(wǎng)絡(luò)解釋
- 援鱉失龜
- 詞目 援鱉失龜
- 發(fā)音 yuán biē shī guī
- 近義 因小失大、爭貓丟牛、爭雞失羊
- 釋義 比喻得不償失。
- 出處 《淮南子·說山訓》:“殺戎馬而求狐貍,援兩鱉而失靈龜,斷右臂而爭一毛,折莫邪而爭錐刀,用智如此,豈足高乎?”
- 用法 作賓語、定語;指因小失大
- 常用程度:生僻
- 感情色彩: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聯(lián)合式
- 產(chǎn)生年代:古代
“援鱉失龜”單字解釋
失:1.丟掉:遺~。喪~。 2.找不著:迷~路徑。 3.違背:~信。~約。 4.沒有把握?。骸??!恪?5.沒有達到目的:~意?!?。 6.改變常態(tài):~色。~神。 7.錯誤:過~。千慮一~。...
援:1.以手牽引:攀~。 2.引用:~用?!?3.援助:支~。增~?!姟9铝o~。...
鱉:爬行動物,形狀像龜,吻尖長,背甲橢圓形,上有軟皮,生活在水中。也叫甲魚或團魚,俗稱王八。...
龜:[guī] 爬行動物。背腹有甲。有些種類的龜,頭、尾和腳可縮入甲內(nèi)。在水中或陸上都能生活,壽命很長。有的龜甲可供藥用。 [jūn] 同“皸”。 [qiū] 1.〔龜茲〕 2.古地名。在今新疆庫車...